媒体报道

人物报道:若何选?如何吐露?怎么传乐鱼电竞布?

作者:小编 发布时间:2024-04-23 点击:

  通过聚焦典型人物,反映时代发展,凝聚社会共识,引领舆论,推动社会进步,主流媒体责无旁贷。融媒时代,信息供给发生了深刻变化。主流媒体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典型人物报道?如何通过人物报道向社会传递共识?这是媒体人不得不深入思考的重要课题乐鱼电竞。

  一个好的新闻作品就是时代大潮中的一朵浪花,一个典型的新闻人物也必然是浪花中最亮的一滴水。如何选好“一滴水”,卷起“一朵浪”?这需要我们关注“身边的小人物”。用小人物拉近与社会公众的距离,借助小人物的故事,反映一个群体命运与时代发展,在引发读者共鸣的同时,润物细无声地内嵌主流意识形态,匡正社会价值。

  首先,练就慧眼,善于“偶然所得”。不少经典人物报道是计划之外“偶然所得”的产物。

  比如,第31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作品《谁是“老李”》,新闻中的主角“老李”,就是河南日报记者在信阳采访时“捡到”的。2020年4月,记者在采访的“空档期”,去信阳市平桥区中山铺村参观,发现这里的农家小院一步一景,别有韵味。在与当地人闲聊中得知,这些景致都是村民老李的手笔。记者敏锐察觉到,这个普通村民一点也不普通。建设美丽乡村,最需要的就是像老李这样生于斯、长于斯、悟于斯的农民。记者顺着这个思路,找出了“老李”李开良,成功把这个一直生活在乡村、热爱乡村、贡献乡村的“农民乡村规划师”展现给大家。

人物报道:若何选?如何吐露?怎么传乐鱼电竞布?(图1)

  乐鱼电竞

  其次,培养敏感,善于捕捉细节。记者能在人群中发现既有代表性又有独特性的人物,并非易事。需要有扎实的脚力,经常到群众中去,同时要有敏锐的眼力,善于通过细节找到“大同”“大不同”。

  第31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《杨叔的脱贫日记》,就是一次“细节决定成败”的经典之作。记者之所以在千万个贫困户中选中了73岁杨叔,就是在采访中通过一个细节发现了他身上的大不同。经常去贫困户家串门的记者,无意间发现了杨叔有写日记的习惯。“人常说,吃够了要知道撂碗,请结束对我家的帮扶,改扶别人!”“这么好的时代,我还想多活几年。”厚重的日记,真实质朴的文字,既记录了家庭的变迁,也记下了脱贫后对美好生活的感慨。正是记者有捕捉细节的能力,成功挖出了一个感恩时代、自强自立的脱贫户杨叔,小中见大折射出新时代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。

  乐鱼电竞

  第三,留意反差,记录时代群像。带有强烈反差感的人,更容易激起人们的好奇心,而书写这种反差,也更容易吸引人、打动人。因此,记者选择报道对象,要打破思维惯性,突破刻板成见,出其不意地关注具有强烈反差感的人。

  《南方人物周刊》就很关注反差感比较强的人,通过报道他们来反映时代肖像。比如,《拳击手惠子,你怕痛吗?》,报道对象是拳击手——一个瘦弱的女孩子。全文通过巨大的反差,讲述了一个瘦弱女子惠子,在拳击场上强悍的人生。用弱小女孩迸发的强大生命力,唤醒在经济下行压力下社会公众的活力。另外,《当十年“果粉”决定弃用苹果手机》一文关注的是“果粉”群像,通过关注“果粉”弃“果”,透视国产电子产品的崛起和百年未有大变局下的商业沉浮。不得不说,在高明的记者眼中,人物身上的反差感,是引导人们认识时代变迁的捻子。

  随着媒体多元化发展,新闻产品极大丰富,人们对新闻越来越没有“耐心”。人物报道应转向“轻量化”表达。

  乐鱼电竞

  首先,刻画人物要“三抓”。要塑造一个特点鲜明、深入人心的新闻人物,不能“眉毛胡子一把抓”、面面俱到。而是要做好“三抓”,也就是抓人物特点、抓特定场景、抓具体事件,用“三抓”将新闻人物的形象凸显出来。

  比如《河南日报》“争做出彩河南人”专栏稿件《先生今年九十九》就很典型。导语开门见山:“先生者,医学泰斗张效房。今年99岁,仍然在为师、为医的第一线。每周二坐诊,周四查房,周一、三、五到郑大一附院的《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》杂志编辑部上班。”三句线余字,将人物身上异于常人的特点呈现出来。通讯的正文,第一部分“深秋山乡行”,着重记述了先生到伏牛山参加河南省复明行动,用具体事说明他还奋斗在行医第一线次掌声的演讲”,再现了他在建院90周年的演讲,通过特定场景反映了他桃李满天下。一件具体事、一个特殊场景,诠释了99岁张效房医者仁心的形象。

  □ 2018年1月23日,《河南日报》一版“争做出彩河南人”专栏典型人物报道《先生今年九十九》

  文字表达重写实。真实是新闻的生命,人物报道除了真实,更要“写实”。也就是少评价、多记录,用白话,说真事,尽量保持人物和事件的原生态。写实最常用的表达方式就是摘用直接引语,记录线届中国新闻奖作品《老郭脱贫记》,记者运用了不少带着土味的直接引语,精彩讲述了豫北农民老郭靠产业脱贫的曲折过程。其中有几句尤为精彩:老郭的老伴儿着急了:“万一出不来苗,地黄收不着,麦子也毁了。”40天,地黄出齐,一地绿色。老郭长出一口气:“心里石头落了地,我瘦了18斤。”这些直接引语都有很强的代入感,寥寥几句,把老郭靠种植地黄寻求脱贫的路上,来自老伴的担忧,自身的焦虑,生动形象地体现出来,带动读者关心老郭的命运。文章最后一段,用老郭挖地黄、算收入结尾,实实在在、干净利落,把走上脱贫增收之路的老郭写得一清二楚,自然、原生态的感染力非常强。

  。有研究者做过样本分析(样本含报纸、网络媒体)发现,新闻稿件字数一旦超过2000字,上热榜的概率仅为11%,媒体中超过80%的新闻字数不超过1610字。视频新闻也是越做越短,业界广泛认为,新闻视频一旦超过5分钟就有可能成为“裹脚布”。因此,人物报道也越来越趋向轻量化表达,新闻作品通过最简洁的内容呈现出最鲜亮的形象。比如,第33届中国新闻奖作品《支书带支书 树树连成林》,就是一篇轻量化表达的范本。新闻人物是老典型、濮阳市西辛庄村村支书李连成。他不仅自己把支书当得好,还开班免费向全国年轻支书传授经验。记者就聚焦他的新身份——园丁,文章紧紧围绕李连成授课展开报道,重点突出,一气呵成,1500字的稿件,一个老典型有新作为的形象跃然于纸上。

  报道典型人物,是为了传播正能量,引导价值观。因此,人物报道不仅要创作好,更要传播好。这需要媒体人有强烈的市场和用户意识,提前谋划,丰富媒体产品,盘活媒体资源,拉长传播链,让典型人物的热度持续更久。

  要让人物新闻真正热起来,可以利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,打造出声、像、图、文字俱全的组合产品,为激活不同人群,全方位推广备足“供给”。河南日报曾经做过不少有益尝试。2023年,在要闻版开设了“创建‘五星’我先行”专栏,栏目打出了“通讯+漫画头像+短视频+微博话题”融媒产品组合拳。通过这套组合拳,把扎根基层、身怀绝招的10名村支部书记传播得更加立体。其中,报纸通讯厚重严谨,适合反复研读和长久保存;漫画头像诙谐灵动,让带着“土味”的村支书成了年轻人的新宠;扫码看视频,1分钟的微纪录片,讲述了支部书记鸡毛蒜皮又充满乐趣的一天;微博内容直击爆点,方便网民评论、互动。这组全媒体报道,在当时掀起了不小轰动,也成了媒体同行纷纷效仿的样本。

  用户在哪儿,媒体人的触角就应该伸到哪儿。随着互联网的普及,大量用户聚集在网端,也有不少热点人物是从网端发起。新闻的传播路径呈现出“报纸—网络—报纸”或者“网络—报纸—网络”的循环互动模式。传统媒体与新媒体“你中有我、我中有你”融合效应拉长了传播链条,放大了不同平台的品牌影响力,提升了新闻热度。比如,2022年6月,河南日报聚焦“墩苗”干部,开设了新闻栏目“和你一起去墩苗”,连续报道了5名“墩苗”干部,每人独立成篇。讲述了这些出身名校的“80后”“90后”干部,从省厅机关转战基层的心路和成长历程。每期报道均采取“微博话题”先行的方式,引发网民探秘、留言、关注。紧接着,报纸刊登千字通讯,满足用户好奇心。报纸刊发当天,《河南日报》视频号推送2-3分钟的微纪录片,方便网民转发、留言。该组报道成功实现了不同平台间相互赋能,形成良性循环。当时,在网民中引发了“追剧”看“苗苗”的热潮。有网民留言:下一期“苗苗”会是谁?微博话题热度一度冲到了本地排行榜首位。“墩苗”干部有担当、能力强、有前途的形象获得受众认可和欢迎。

推荐资讯
推荐产品